點燃數字經濟新引擎 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專訪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徐振濤
近年來,北京市網絡經濟發展迅速,互聯網企業集中度高、覆蓋面廣、實力強、潛力大,在全國網絡經濟市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引領作用。海淀區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系列工作部署,始終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依托高效治理優化平臺經濟發展生態,在網絡經濟2.0版的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中獨樹一幟,以特有的地區稟賦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煥發出獨有的活力和魅力。
問: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善網絡市場治理體系,促進網絡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北京市首個獲批啟動示范區創建的區域,海淀區網絡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么?在示范區創建工作中有哪些突出優勢?
答:海淀區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是“中關村”概念的發源地。我們的網絡經濟具有起步早、發展快的先發優勢和創新性、引領性的比較優勢。海淀中關村,從電子一條街起家,從硬件市場到軟件服務,從傳統互聯網技術到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40余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見證了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經濟的騰飛,始終走在創新引領的最前沿。
先行先試的政策紅利、高密度的科研院所、充足的創新人才、活躍的科技信息,成為海淀區網絡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也造就了中關村引領技術創新和新業態發展的實力與優勢。到今天,全球已經進入以數字化生產力為主要標志的新階段,作為網絡經濟2.0版,數字經濟成為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作為中關村原始創新的策源地,海淀區以戰略目光瞄準和布局數字經濟,經過多年的培育涵養、能級轉換,我們的數字經濟呈現出“大、多、強、新”的顯著特色,這也是新一輪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的重要優勢。
“大”即規模大。2020年,海淀區規模以上數字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元,達到23430.7億元,同比增長10.5%。截至2021年末,海淀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約4750億元,占全區GDP的比重達到5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60.1億元,同比增長33.5%??梢哉f,我們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體量大、增幅高,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
“多”是企業數量多、龍頭企業多。海淀區已上市和擬上市數字經濟企業數量保持國內領先,擁有180家數字經濟領域上市企業,40余家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企業。培育了字節跳動、小米、美團、百度、滴滴、快手6家千億級的數字經濟領軍型龍頭企業;涌現出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道智造、兆易創新、第四范式等一批知名創新型企業。
“強”是科技創新動能強勁。我們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網絡安全、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領域率先布局,積極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建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綠色通道,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發布了國內首個全球最大的萬億級“悟道2.0”超大規模智能模型、全球首款96核高性能區塊鏈專用芯片等產品,體現了數字技術的攻堅成果。
“新”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海淀區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數字產業領域全國領先,龍頭帶動效應明顯;直播經濟、零工經濟、知識付費、算法推薦等新模式新業態率先在海淀孕育成長;互聯網辦公、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線上消費、智能識別等新興熱點呈現爆發式發展。
問:示范區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促進網絡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將“促進發展”作為首個一級指標。未來,海淀區將采取哪些新模式、新舉措助力數字經濟更加規范、更具活力,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能級?
答:海淀區的數字經濟呈現出產業與市場融合發展、創新與轉化交互帶動的良好生態,是網絡經濟升級迭代的示范樣本,這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支持、企業和企業家的辛勤耕耘,共同鑄就了新時代中關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成功典范??v觀時與勢,未來五年將是海淀科技創新能級的全面提升期和經濟發展質量效率動力的重大變更期。建設高能級創新引領城區和高質量發展典范城區是我們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我們將繼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發展優勢,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強勁釋放發展動力活力。
對照《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和《中關村科學城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布局,鞏固數字經濟發展核心優勢:一是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突破數字化發展掣肘;二是打造數字產業集群高地,提升數字化發展能級;三是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四是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五是先行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化發展底座;六是提高數字經濟治理能力,完善數字化發展生態。
我們將打造具有示范作用和輻射效應的數字貿易示范區,從加快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貿易產業基礎、搭建數字貿易服務平臺、探索促進跨境數據流動和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明確思路,促進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產業集群的規范健康發展,積極構建與國際先進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和要素供給體系,推動數據要素安全管理和流動。
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引領,海淀區將搭建高能級創新載體,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形成創新平臺體系;支持協同攻關突破一批底層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探索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就地產業化“海淀模式”;探索建立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式,以及創新攻關“揭榜掛帥”機制。我們將致力于培育高效能創新生態,構建緊密穩定高效的“創新合伙人”機制,打造多元互動、生機勃勃、活力迸發、國際一流的“創新雨林”生態。
問: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旨在鼓勵、支持、引導地方政府營造優質高效的網絡經濟發展環境和公平有序的網絡市場競爭環境。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合理引導和支持。海淀區在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促進平臺企業規范發展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海淀區有平臺企業164家,其中包括小米系、字節系、快手系、美團系、百度系、騰訊系等輻射全國市場的超級平臺。平臺經濟是海淀區的特色經濟業態和優質發展力量。一直以來,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對平臺經濟發展的規范引導和對平臺企業需求的精準服務。
首先,優化平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建立“服務管家”工作機制,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鏈。針對平臺企業開展日常走訪、需求調研、服務問效。以企業獲得感為目標,通過滿意度調查等方式,掌握服務盲點和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服務舉措,不斷提升企業服務效率和質量。建立企業支持政策臺賬,積極協調解決關于資金補貼、人才引進、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企業需求,用好財稅、金融等政策工具,制定引導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政策。
其次,助力平臺經濟高質量成長發展。海淀區積極制定鼓勵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舉措,涵蓋釋放產業空間、降低準入門檻、開辟綠色通道、包容審慎監管等方面。對平臺企業合規經營中涉及的廣告宣傳、知識產權、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高頻事項,定期為企業把脈問診,定制“一企一策”服務包,推動事中事后監管向事前預警轉變,幫助企業及時規避違法風險。對于及時糾正且未造成嚴重影響的輕微違法行為,依法減輕減免行政處罰,為平臺經濟營造包容有序的發展環境。海淀區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中連續第三年綜合排名首位,“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工作連續第5年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根據統計,2021年,164家平臺企業營業收入1.24萬億元,同比增長22.7%;研發費用合計845億元,同比增長47.8%;實現總稅423.5億元,同比增長21.6%,總體保持了收入高增長、研發高增長、稅收高增長的顯著特征。
未來,海淀區將繼續關注平臺經濟發展,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標桿。加快傳統基建數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級,發展數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爭取再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級數字經濟標桿企業,以及高成長、高價值的數字經濟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
問:示范區建設以“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為目標,推動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社會共治模式。針對網絡新經濟發展壯大過程中需要破解的主要難題,海淀區在強化平臺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健全平臺經濟行業規則等方面,有何經驗做法?
答:國務院《“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強調探索創新符合新經濟特點的監管模式,促進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針對網絡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的競爭秩序維護、主體責任落實等問題,海淀區著力推進網絡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成立功能型互聯網黨委,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建引領下的互聯網行業綜合服務管理協調機制,引領助力企業黨的建設和業務融合發展,全力助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黨建格局。二是加強數字化監管。積極建立網絡經營主體庫,及時反映網絡市場運營狀況和監管動態;強化風險預判,實時監測、分析、預警,形成事前有預判、事中有處置、事后有救濟的全過程閉環監管。三是完善社會共治格局。加強行政指導,強化行業自律,倡導網絡經營主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化政企數據共享,開展打擊假冒侵權、信用體系建設、消費糾紛處置等協同合作。四是搭建引領平臺經濟發展的高位平臺,定期舉辦網絡經濟論壇峰會,交流網絡市場發展治理經驗,倡導企業誠信自律,營造良好的網絡經濟發展環境。
示范區創建旨在鼓勵、支持、引導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網絡新經濟。通過創建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海淀區平臺經濟創新監管服務的試點工作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指導和幫助,建立健全總局、市、區三級聯動和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提前研判和化解平臺企業違法違規風險,積極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海淀區將以示范區創建為契機,堅定扛起“深耕試驗田、當好排頭兵”的責任使命,高水平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奮力打造以首都發展為統領的現代化強區、高品質海淀。
近年來,北京市網絡經濟發展迅速,互聯網企業集中度高、覆蓋面廣、實力強、潛力大,在全國網絡經濟市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引領作用。海淀區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系列工作部署,始終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依托高效治理優化平臺經濟發展生態,在網絡經濟2.0版的數字經濟發展趨勢中獨樹一幟,以特有的地區稟賦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煥發出獨有的活力和魅力。
問: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善網絡市場治理體系,促進網絡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北京市首個獲批啟動示范區創建的區域,海淀區網絡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么?在示范區創建工作中有哪些突出優勢?
答:海淀區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是“中關村”概念的發源地。我們的網絡經濟具有起步早、發展快的先發優勢和創新性、引領性的比較優勢。海淀中關村,從電子一條街起家,從硬件市場到軟件服務,從傳統互聯網技術到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40余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見證了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經濟的騰飛,始終走在創新引領的最前沿。
先行先試的政策紅利、高密度的科研院所、充足的創新人才、活躍的科技信息,成為海淀區網絡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也造就了中關村引領技術創新和新業態發展的實力與優勢。到今天,全球已經進入以數字化生產力為主要標志的新階段,作為網絡經濟2.0版,數字經濟成為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作為中關村原始創新的策源地,海淀區以戰略目光瞄準和布局數字經濟,經過多年的培育涵養、能級轉換,我們的數字經濟呈現出“大、多、強、新”的顯著特色,這也是新一輪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的重要優勢。
“大”即規模大。2020年,海淀區規模以上數字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元,達到23430.7億元,同比增長10.5%。截至2021年末,海淀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約4750億元,占全區GDP的比重達到5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60.1億元,同比增長33.5%??梢哉f,我們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體量大、增幅高,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
“多”是企業數量多、龍頭企業多。海淀區已上市和擬上市數字經濟企業數量保持國內領先,擁有180家數字經濟領域上市企業,40余家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企業。培育了字節跳動、小米、美團、百度、滴滴、快手6家千億級的數字經濟領軍型龍頭企業;涌現出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道智造、兆易創新、第四范式等一批知名創新型企業。
“強”是科技創新動能強勁。我們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網絡安全、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領域率先布局,積極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建設,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綠色通道,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發布了國內首個全球最大的萬億級“悟道2.0”超大規模智能模型、全球首款96核高性能區塊鏈專用芯片等產品,體現了數字技術的攻堅成果。
“新”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海淀區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數字產業領域全國領先,龍頭帶動效應明顯;直播經濟、零工經濟、知識付費、算法推薦等新模式新業態率先在海淀孕育成長;互聯網辦公、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線上消費、智能識別等新興熱點呈現爆發式發展。
問:示范區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促進網絡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將“促進發展”作為首個一級指標。未來,海淀區將采取哪些新模式、新舉措助力數字經濟更加規范、更具活力,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能級?
答:海淀區的數字經濟呈現出產業與市場融合發展、創新與轉化交互帶動的良好生態,是網絡經濟升級迭代的示范樣本,這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支持、企業和企業家的辛勤耕耘,共同鑄就了新時代中關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成功典范??v觀時與勢,未來五年將是海淀科技創新能級的全面提升期和經濟發展質量效率動力的重大變更期。建設高能級創新引領城區和高質量發展典范城區是我們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我們將繼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發展優勢,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強勁釋放發展動力活力。
對照《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和《中關村科學城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布局,鞏固數字經濟發展核心優勢:一是增強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突破數字化發展掣肘;二是打造數字產業集群高地,提升數字化發展能級;三是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四是完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五是先行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化發展底座;六是提高數字經濟治理能力,完善數字化發展生態。
我們將打造具有示范作用和輻射效應的數字貿易示范區,從加快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貿易產業基礎、搭建數字貿易服務平臺、探索促進跨境數據流動和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明確思路,促進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產業集群的規范健康發展,積極構建與國際先進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和要素供給體系,推動數據要素安全管理和流動。
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引領,海淀區將搭建高能級創新載體,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形成創新平臺體系;支持協同攻關突破一批底層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探索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就地產業化“海淀模式”;探索建立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式,以及創新攻關“揭榜掛帥”機制。我們將致力于培育高效能創新生態,構建緊密穩定高效的“創新合伙人”機制,打造多元互動、生機勃勃、活力迸發、國際一流的“創新雨林”生態。
問: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旨在鼓勵、支持、引導地方政府營造優質高效的網絡經濟發展環境和公平有序的網絡市場競爭環境。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合理引導和支持。海淀區在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促進平臺企業規范發展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海淀區有平臺企業164家,其中包括小米系、字節系、快手系、美團系、百度系、騰訊系等輻射全國市場的超級平臺。平臺經濟是海淀區的特色經濟業態和優質發展力量。一直以來,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對平臺經濟發展的規范引導和對平臺企業需求的精準服務。
首先,優化平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建立“服務管家”工作機制,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鏈。針對平臺企業開展日常走訪、需求調研、服務問效。以企業獲得感為目標,通過滿意度調查等方式,掌握服務盲點和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服務舉措,不斷提升企業服務效率和質量。建立企業支持政策臺賬,積極協調解決關于資金補貼、人才引進、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企業需求,用好財稅、金融等政策工具,制定引導行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政策。
其次,助力平臺經濟高質量成長發展。海淀區積極制定鼓勵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舉措,涵蓋釋放產業空間、降低準入門檻、開辟綠色通道、包容審慎監管等方面。對平臺企業合規經營中涉及的廣告宣傳、知識產權、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高頻事項,定期為企業把脈問診,定制“一企一策”服務包,推動事中事后監管向事前預警轉變,幫助企業及時規避違法風險。對于及時糾正且未造成嚴重影響的輕微違法行為,依法減輕減免行政處罰,為平臺經濟營造包容有序的發展環境。海淀區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中連續第三年綜合排名首位,“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工作連續第5年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根據統計,2021年,164家平臺企業營業收入1.24萬億元,同比增長22.7%;研發費用合計845億元,同比增長47.8%;實現總稅423.5億元,同比增長21.6%,總體保持了收入高增長、研發高增長、稅收高增長的顯著特征。
未來,海淀區將繼續關注平臺經濟發展,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標桿。加快傳統基建數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級,發展數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爭取再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級數字經濟標桿企業,以及高成長、高價值的數字經濟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
問:示范區建設以“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為目標,推動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四位一體的社會共治模式。針對網絡新經濟發展壯大過程中需要破解的主要難題,海淀區在強化平臺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健全平臺經濟行業規則等方面,有何經驗做法?
答:國務院《“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強調探索創新符合新經濟特點的監管模式,促進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針對網絡經濟發展過程中衍生的競爭秩序維護、主體責任落實等問題,海淀區著力推進網絡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成立功能型互聯網黨委,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建引領下的互聯網行業綜合服務管理協調機制,引領助力企業黨的建設和業務融合發展,全力助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黨建格局。二是加強數字化監管。積極建立網絡經營主體庫,及時反映網絡市場運營狀況和監管動態;強化風險預判,實時監測、分析、預警,形成事前有預判、事中有處置、事后有救濟的全過程閉環監管。三是完善社會共治格局。加強行政指導,強化行業自律,倡導網絡經營主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化政企數據共享,開展打擊假冒侵權、信用體系建設、消費糾紛處置等協同合作。四是搭建引領平臺經濟發展的高位平臺,定期舉辦網絡經濟論壇峰會,交流網絡市場發展治理經驗,倡導企業誠信自律,營造良好的網絡經濟發展環境。
示范區創建旨在鼓勵、支持、引導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網絡新經濟。通過創建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海淀區平臺經濟創新監管服務的試點工作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指導和幫助,建立健全總局、市、區三級聯動和高效協同的工作機制,提前研判和化解平臺企業違法違規風險,積極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海淀區將以示范區創建為契機,堅定扛起“深耕試驗田、當好排頭兵”的責任使命,高水平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奮力打造以首都發展為統領的現代化強區、高品質海淀。
- 云南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建立市場主體容錯機制(2022-06-08)
- 安徽部署開展“三三四創新提升行動”(2022-06-08)
- 湖北深入宣傳貫徹反有組織犯罪法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走深走實(2022-06-08)
- 南寧堅決遏制醫療美容行業市場亂象(2022-06-08)
- 黑龍江哈爾濱嚴查4類傳銷行為(2022-06-08)